体育锻炼意识强化、政策扶持及运动时尚风潮等推动下,运动鞋服正在发展成为鞋服领 域最优的细分赛道。根据欧睿,2019 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到 3461 亿元,年复合 增速和未来增速预期亦相比来说较高。分运动鞋和运动服细分品类来看,运动鞋增速长期优 于运动服;2020 年,我国运动鞋行业规模达 1804 亿元人民币,占运动鞋服市场规模的 57%,2015-2019 年复合增速达 21%。
我国运动鞋市场中海外品牌竞争优势显著,但本土品牌或迎市占率拐点。我国运动鞋服 行业 CR10 保持稳步提升趋势,2020 年达到 81%。2020 年运动鞋市场市占率前三分别 为 NIKE、adidas 和 Skechers,共计约占 50%,国外品牌主导地位显著;而最大的三家本土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合计份额仅为 18%。回溯历史发现,2012 年起,代表性 本土品牌市场急剧萎缩;直至 2019 年,代表性本土品牌市占率下降的趋势才慢慢的出现 缓解。因此,本文希望解决 “从结构上看,本土代表性品牌是不是已经或即将迎来运动鞋 市场的真正拐点?”这一核心问题。
本文尝试从产品本身方面出发,剖析我国运动鞋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以科技发展支撑 的穿着感”与“以外观设计支撑的美观度”承载了运动鞋的核心价值。当我们带着这两 个思考维度回顾 2019 年以来本土运动鞋市场变局的时候会发现,2019 年后本土运动品 牌市占率的回升大多数来源于于运动时尚领域,即设计驱动。
分品牌来看,定位运动时尚赛道的 FILA 业绩迅速增加,成为拉动本土运动品牌发展的 主要动力;李宁通过中国李宁的带动突破拐点,迎来市占率的连续提升。反观其他综合 性运动品牌,设计提升较慢、科技发展滞后成为了本土运动品牌发展的主要瓶颈。例如, 设计感和科技属性较弱的 361 度、特步出现掉队情况;安踏部分产品设计感提升较快, 但是运动科技领域方面乏善可陈,市占率也只能保持在稳定状态。
新疆棉事件带动本土运动鞋服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快速演变,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加速提升。天 猫平台成交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M1-M10,NIKE/adidas/安踏/李宁/PUMA 市场占有率分别同比 -4.3/-5.6/+1.5/+2.3/-0.7pct,海外品牌的份额下降以运动服品类更甚;在 2021 年天猫双 十一榜单中,安踏和李宁更是首次超过 adidas 位列榜单第二和第三,国货品牌崛起势 不可挡。预计受到平台流量分配政策、消费者人群差异等,海外品牌电商增速显著弱于 线下,全渠道零售流水/收入增速表现来看,海外品牌增速亦显著弱于本土品牌。事件催 化下,设计和科技含量积淀不足的本土品牌获得了强势反弹,但这一反弹能持续多久? 存在哪些机会?将是我们这篇报告重点聚焦的一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棉事件下,两大海外巨头 NIKE 和 adidas 表现分化,NIKE 表现出 相对更优的经营韧性。我们大家都希望更进一步去剖析相对成熟的国际大品牌在时尚设计之外, 有哪一些原因对市场格局变化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复盘 NIKE/adidas 自 2013 年以来的市场博弈, 从产品的角度看,2013 年 adidas 推出 以聚氨酯为原材料的 Boost 中底,2015 年用 UltraBoost 系列新产品引爆市场。2017 年, 为应对 Boost 带来的冲击,NIKE 推出以尼龙弹性体为原材料的 ZoomX 中底并在 2019 年推出划时代的 Next%系列;同期 NIKE 推出 React 中底覆盖中高端运动鞋。这一系列 的变化是带动两个国际大品牌 2015 年以后收入和市占率变化的重要驱动之一。
从收入增速的维度看,因包括 Boost 在内的一系列突破性产品,adidas 鞋类收入增速在 2015 年实现跃升,而于 2019 年又被 NIKE 反超。体现在市占率上,adidas 与 NIKE 的 市占率差距在 2015 年后快速缩小,而在 2019 年后又因 NIKE 在 ZoomX 和 React 的强 势表现再次重新扩大。综合两个因素来看,中底技术的推出、产品的成熟和市场认知的 跟进左右了品牌的竞争格局。
因此,对于拥有较强运动功能属性的综合性体育品牌来说,科技是运动鞋品牌一个至关 重要的影响因素。反观国内,自 2019 年李宁推出以 PEBA 为原材料的䨻科技以来, 2020 年特步推出搭载 PEBA 材料的新动力巢科技,2021 年安踏推出覆盖 PEBA 原材 料的氮平台。这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一场关于中国运动鞋市场格局的变革正在到来,因 此,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更深入地对运动鞋中底科技发展的研究来判断 2019 年以来的运动科 技的发展能否带来本土运动品牌真正的拐点。
前述 NIKE 与 adidas 全球市场份额的变动印证了中底科技是运动品牌竞争的关键因素 之一,本节我们将从材料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中底为什么是运动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什么是中底?从鞋材结构来看,一双鞋可以分为四大部分:鞋面、鞋垫、中底和 外底。其中,外底就是鞋底直接与地面接触负责提供摩擦力的部分,一般采用耐磨橡胶 材料;中底则是外底与鞋垫之间的部分。
2013 年 adidas 推出 Boost,真正改变了运动鞋长期以 EVA 和橡胶为主要中底材料的 市场格局,并逐渐形成热塑性弹性体(TPE)取代橡胶和 TPE 内部竞争的主要趋势。从 物性上看,TPE 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塑料的加热可塑性,是近十年来品牌中底原材料的主 要发展方向。
在讨论运动鞋中底时,除原材料的重要性外,另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是 TPE 的发泡工 艺。发泡工艺可以理解为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使原材料原液或颗粒间混入气泡结构后 膨胀的工艺,可以想象为馒头发酵或奶油打发。这一工艺使得中底材料密度大幅度降低, 重量减轻;同时,通过膨胀,高分子材料也实现较强的缓震性能和更好的回弹性能。 以上,我们介绍了当下运动鞋中底的主要差异,可以简单概括为原材料的化学构成不同 和针对不同材料的发泡工艺优化不同。
对于消费者来说,中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运动鞋提供缓震和回弹性能的主要结构。因 此,中底解决消费者的两大痛点:吸收运动带来的冲击力以及提供运动所需要的助推力。 围绕这两个核心功能,各品牌就中底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出现了三种最具代表性的 发泡聚合物鞋材 EVA、TPU 和 PEBA。
以乙酸-醋酸乙烯酯为原材料的发泡级 EVA 在当下因价格便宜、物性 稳定且易上色的优势替代橡胶成为绝大多数运动鞋的中底;2013 年,adidas 以聚氨酯 为原材料的发泡 TPU(Boost)因更好的回弹性能和更软的脚感打破了中底市场的原有 格局,自此“软弹”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重要参考因素;2017 年 NIKE 推出发 泡 PEBA(ZoomX),因其发泡后密度更低、回弹更强以及低温耐受性优异的特点成为 当下最先进的中底发泡材料。在 PEBA 后,各品牌开始关注 TPEE 作为高价 PEBA 之 外的补充;相比于 PEBA,TPEE 抗衰减性更强(即更耐用),虽然力学性能弱于 PEBA 但优于大部分芳香族聚氨酯。综上,结合发泡级原材料价格,由下至上我们可以总结出 一条简单的价值规律:物性提升,成本增加。(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同时,横向来看,相对成熟的中底技术可扩展应用至多种品类产品,如 2013 年 Boost 通过跑鞋首发,之后延伸并覆盖了 adidas 旗下旗舰篮球鞋、户外登山鞋,以及高端休 闲鞋等品类,实现了一种中底材料覆盖多种品类的横向跨越。综上,围绕着中底的横纵 联合成功打造出品牌的产品矩阵。至此我们发现,对于品牌运动鞋来说,科技赋能使得 运动鞋定价提升,以中底为价值中枢定成为了品牌搭建运动鞋矩阵的核心标准。
另外,除品牌自身产品矩阵与中底直接相关,品牌间的竞争也在中底领域大放异彩。从 竞争格局来看,每个品牌都有众多产品搭载不同设计的中底材料,且同种材料因粒子、 发泡工艺及成本的不同,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比如,NIKE 旗下有多种以 EVA 为原材料 的中底,仍不断推出新科技给予客户新鲜的体验感受;另外,品牌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如 PUMA 的 Ignite 中底与 adidas 的 Boost 直接竞争,外形都具有“爆米花”的样式且 性能上接近。
缺位 PEBA 的情况下,adidas 马拉松的着装率下滑明显。在运动鞋领域,马拉松跑鞋 最具科技成分,也因此代表着品牌中底实力和与之相匹配的宣发能力。在 2018-2019 两 年里,PEBA 通过 2017 年及之前的积累逐渐发力,在马拉松领域碾压其他品牌,一举 颠覆了 2015 年后 adidas 在马拉松领域的强势地位。同时,与马拉松赛事覆盖率下降相 对应,adidas 运动鞋市场收入增速出现下滑。
随着 2019 年以来李宁䨻、特步动力巢、安踏氮科技的问世,我们发现国产品牌也进入 了 PEBA 材料中底的角逐中。那么作为当下的最强材料,PEBA 之于中国品牌来说能否 成为一个突破口呢?我们提出第二问:国产科技如何改变我国运动鞋市场竞争格局?本 节,我们将从三个最大的本土运动品牌切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在此之前,当我们从产品的角度切入中国运动鞋市场的格局时,会发现:本土运动品牌 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 650 元以下的价位带。但随着 PEBA 新材料中底的突破, 三大本土品牌都拥有了自己的旗舰跑鞋,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与国际品牌进行对抗,但是 650-1500 元价位段(中高端)出现了明显的空挡。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三个本 土品牌的优势和策略,探讨高端中底壁垒的突破给国产运动鞋市场带来的变局。
安踏作为我国最大的体育品牌,始终以服务大众的综合专业运动品牌作为自己的定位。 过往的一年中,安踏品牌天猫渠道销量领先行业,均价处于中间位置;进一步,分析我 国运动鞋市场价格分布后发现,我国大众综合运动鞋消费集中于 500 元以下,占比达 81%。
基于我国市场现状和安踏自身的市场定位,安踏于 2021 年 9 月推出安踏氮平台,并致 力于科技的普惠。所谓的氮气科技,即采取氮气超临界发泡一体成型,以达到更高的能 量回归、更强的耐久性和更轻密度;根据规划,至 2025 年,氮科技将覆盖 75%安踏鞋 产品。根据品牌于“动创未来”科技大会发布的三款最新产品来看,中底材料既涉及最高 端的 PEBA 材料,也涉及 TPU 和 EVA;产品策略方面,安踏将通过高端旗舰款提升品 牌形象,中低端老产品搭载新科技中底的形式升级运动鞋板块,同时继续提升 500 元以 下价位带中低端产品竞争力。
在运动鞋大类中,跑鞋是体量最大的具专业功能性的运动鞋。近年来,参与马拉松赛事 人数不断增加,慢跑相关运动产品需求亦随之上升。特步聚焦慢跑领域,通过赞助国内 顶级马拉松专业运动员的形式推广旗下动力巢科技。特步品牌分别于 2019/2020 年以 TPU 和 PEBA 作为原材料推出旗下顶配跑鞋 160X 1.0 和 160X PRO。同时特步在线下 搭建跑者俱乐部,并细化不同跑步场景,如全马、半马、3-10 公里、训练跑等,并根据 不同跑步需求搭配不同级别中底材料形成产品矩阵、建立覆盖全场景的跑圈生态。
2019 年,李宁在本土品牌中第一个突破耐克封锁,推出以 PEBA 作为中底材料的“李 宁䨻科技”。在该技术应用上,李宁延续一贯的“高端产品价格锚定,中低端产品大货走 量”的产品逻辑,首先推出定价对标 NIKE 的飞电、天马、韦德之道等高端产品,之后 通过技术下放,逐渐将该高端科技应用至绝影、超轻等中、低档产品上并带动产品提价, 助力产品结构升级。䨻科技的推出,改变了之前主要依赖时尚性较强的运动服拉动的收 入结构,运动鞋占比在 2021H1 出现提升。从天猫渠道过去 12 个月的销售来看,李宁 产品价格和鞋类产品收入持续增长,尤其在篮球鞋领域,配合运动资源的拓展,形成了 以中底为中枢的 4 个价位带。我们看到 2020 年以来,李宁篮球鞋均价已经逼近 adidas。
李宁鞋类业务发展迅速,篮球业务尤为亮眼。继 2019 年以 PEBA 为原材料的䨻中底产 品诞生后,李宁通过相对低配的䨻产品打通了高端和低端产品的隔膜,与原有的李宁云 及 Lightfoam 技术一起形成了四种中底为主的球鞋矩阵,基本实现了全线价格带的覆盖。
在我们关注不同品牌差异化的同时,也能看到国产新中底技术的一些共性。第一,国内 最大的三个品牌都已经推出了以 PEBA 为原材料的中底产品实现技术突破;第二,与国 际品牌不同,国产中底科技对应多种发泡原材料而非如 NIKE、adidas 等品牌一种中底 技术只对应一类原材料的方式。这两个特点使得我国运动鞋产品市场进行了如下变化:
1)本土品牌进入高端市场,直接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 本土运动鞋近年来的突破主要在高端品类的开发,即实现了PEBA鞋材的量产,但PEBA 货量少、加工难、物性强,因此本土品牌通过高价旗舰运动跑鞋打入高端运动鞋市场, 并通过营销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树立国产科技值得购买,不比国外品 牌差的印象。
2)迎合市场需求,打开中端市场。随着高端市场的破壁,650-1000 元的中高端需求出 现新的机会。随着我国人均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中端运动鞋这一具有强购买力和高粘 性的市场颇被本土品牌重视。以李宁为例,因品牌䨻技术较早布局,现已通过绝影系列 逐步补充 1500 元以下中高端市场。
综上,高端中底突破的意义在于其为本土运动品牌提供了拉宽价格带的出口,PEBA 作 为最高端的中底材料极大地拉升了产品定价的支撑力;更宽的价格带同时为中低端科技 打开空间,改变了 2019 年前国产科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窘境。
此外,从专利储备的角度看,本土运动品牌中,李宁和安踏表现较优。从专利储备的数 量和质量上来看,安踏都明显优于李宁与特步。但李宁布局 PEBA 较早,现已覆盖多领 域并形成鲜明的梯度关系。
以上我们通过比较三个代表性本土运动品牌,基于中底技术延伸出的不同策略以说明中 底技术之于本土品牌的意义。PEBA 应用于鞋底材料时间尚短,本土品牌在该技术上与 国际品牌差距如何?核心的产业链制约点在哪里?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最后一问解决上 游产业链如何支撑本土品牌的技术升级?
PEBA 的产业链涉及:从“丁二烯到尼龙弹性体”的化工产业,从“尼龙弹性体到发泡 鞋材”的发泡工艺,以及从“中底到成品鞋”的代工制造三大环节。品牌商在这一过程 中主要负责项目驱动以及依据相关运动数据对成品进行检测和提出要求。我们将通过对 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的分析以发掘核心差异点。
化工产业:PEBA 原材料以聚酰胺 12 为主,根据长江化工《系列报告之尼龙 12: 璀璨材料明珠,破壁外资垄断》,该领域目前基本为外国化工企业垄断,法国阿科 玛、德国赢创、日本宇部兴产、瑞士 EMS 合计市场占有率接近 100%,我国并不具 备量产能力。万华化学有望于 2022 年实现 4 万吨的聚酰胺 12 的量产,但民用时 间仍未可知,尼龙弹性体原材料目前尚未实现国产替代。
发泡工艺:高端鞋材的国产突破主要由来自能够提供 PEBA 发泡技术的发泡公司 的技术驱动。2017 年,耐克合作 Zotefoams 实现 PEBA 的板材超临界发泡量产。 直到 2019 年,我国发泡公司通过牺牲部分力学性能和良品率的方式推出 PEBA 的 珠粒超临界发泡技术,现在这一技术已应用在动力巢以及李宁䨻上。2021 年,耐 克的垄断地位才被真正突破,安踏跑鞋骇浪是第一双实现板材超临界发泡的国产 跑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代工制造:制造工厂主要保障产品的开发落地和规模量产,并实现产品品质、交期、 质量、成本的保证及控制,一般制造商从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来组装落地, 该环节不存在核心掣肘点。
综上,从产品的维度看,国产跑鞋在中底技术上直逼 NIKE,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领先 绝大多数外国品牌。而这一突破来自于发泡公司的两大核心壁垒:第一是发泡工艺优化; 第二是生产效率提升。因此,从高端鞋材的角度看,当下中底材料的竞争主要是发泡公 司发泡能力的比拼。
超临界发泡技术的持续突破与泛用将为行业带来更高利润回报。超临界发泡技术是一种 通过加压、加温实现物理发泡的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优点是不需要用交联剂和发泡 剂,因此不会出现架桥破坏分子键的过程;相较于化学发泡技术,其具备减少化学污染、减少耗材损失、发泡成品性能更好的优点。伴随超临界发泡技术的本土化生产,有望极 大减少生产中带来的耗材损失并为今后实现二手运动鞋回收打下基础,进而实现成本的 显著下降,为行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中德产业园区25号-B车间
Copyright 球迷网直播吧地址_球迷网nba录像回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